一言八点
西咸自古是一家
近几年,网络上关于西安和咸阳的关系问题炒作较多,不少人对自古以来西安包含咸阳的观点不以为然!也就是说,对周秦汉唐建都西安(长安)的观点不认可,认为秦朝都城是咸阳而不是西安(长安)!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笔者现在主要引用《未央区志》中的资料来探讨这个问题,因为西安市未央区位于西安市最北端,与咸阳隔河(渭河)而望,最能说明问题。
未央现境归属多变。秦属咸阳,两汉时期归长安县辖,北周明帝二年(公元558年)析长安县辖地置万年县后,即随着所属县制的易名由长安(常安、大安)、万年(大兴、大年、樊川、咸宁)诸县东、西分治。民国二年(1913年)撤咸宁县建置后,复属长安县辖。
历史沿革:
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,秦统一六国。秦王嬴政称始皇帝。置内史,掌治京师,今未央区辖地属内史所辖咸阳县(即咸阳县包含西安地区)。
秦始皇二十七年(公元前220年),将咸阳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渭河以南今未央区现域,在渭河上建石柱大桥一座(今相家巷村北约1公里),形成渭水贯都、横桥南渡之势。秦咸阳城横跨渭河南北,也就是说,咸阳城和西安是一体的。
秦始皇三十五年(公元前212年),征发全国刑徒70万人,于渭河南上林苑中扩建阿房宫。是年,可容纳万人的阿房宫前殿建成(遗址在今未央区三桥镇南),并收天下兵器铸成12金人(铜人)立于殿前。
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年)十二月,胡亥在阿房宫即皇帝位(胡亥即位地在西安)。四月继续营建阿房宫(秦以农历十月为岁首)。
汉王刘邦元年(公元前206年)十月,刘邦军抵灞上,秦王子婴投降于轵道旁(古灞桥西,今广大门村一带),秦亡。汉沿秦制,十二月楚项羽入咸阳,杀子婴,焚烧阿房宫。八月汉王刘邦出兵攻占关中,改咸阳县为新城县,今未央辖地属新城县。汉高帝五年(公元前202年)五月,在渭河南置长安县(治所在今未央区六村堡乡北部)。今未央区辖地属长安县。闰九月整修秦兴乐宫,改名长乐宫(遗址在今未央区阁老门一带)。汉高帝七年(公元前200年)十月,长乐宫竣工,丞相以下官署由栎阳迁长安。二月汉高帝由栎阳迁都长安。是年新城县并入长安县。也就是说,西汉的长安县包括咸阳(新城县)。
汉高帝九年(公元前198年)十月,未央宫竣工,诸侯朝高帝于未央宫中。
古代的长安县很大,很多情况下都包含咸阳;或者是京兆府(西安府),包含咸阳县。长安城(都城)只是长安县很小的一部分。
看地图的话,汉长安城距秦咸阳城只有10公里,分别位于渭河南北。
西汉建都长安,咸阳塬为西汉皇室的陵区,西汉十一个皇帝中有九个葬在咸阳塬,并将大批权贵富豪迁到这里,形成著名的富豪区。因最初的五位西汉皇帝葬在这里,故名五陵塬。唐代依旧有多位皇帝葬在这里。隋唐以后,这里(咸阳塬)实际上成为长安都城的郊区。古时常以"五陵少年"来表示纨绔子弟,是因为很多有钱人住在五陵塬地区,世人遂称富贵人家子弟为"五陵少年"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有句"五陵年少争缠头",指的就是纨绔子弟了。
现在看,咸阳城区在西安城区西北大约20公里处;从历史发展看,西安城(古长安城)一直向东、南方向发展,咸阳城向西发展了10多公里。也就是说,古代两地相距10公里多一点。
至于现在两地分数两个地区,时间并不长。咸阳市管理的大多数县市历史上并不归咸阳管,分数西安府、凤翔府、豳州等府州管理,咸阳没有出现过府、州一级的地区级管理机构。近代可能出于方便管理的考虑,让咸阳管辖咸阳以北以西的县市(这一片没有可以替代咸阳的城市),西安管理以南的。现在的西咸新区就是西安咸阳相邻的地区,其中包括秦咸阳城遗址区。至于西咸一体化话题这里就不讨论了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