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		云海99130751
				 
				#晒图笔记大赛##我在晒家乡##分享城市新鲜事#
去西安游玩,热点在哪里?华清池、兵马俑、大小雁塔,还有乾陵法门寺等,这一次,我选择了兴平,一个隶属于咸阳的县级市。
县级市,是现在。历史上,兴平曾经在东周有过做都城的历史。站在汉武帝的茂陵前,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好像浮现在眼前:“茂陵刘郎秋风客,夜闻马嘶晓无迹。画栏桂树悬秋香,三十六宫土花碧。魏官牵车指千里,东关酸风射眸子。空将汉月出宫门,忆君清泪如铅水。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携盘独出月荒凉,渭城已远波声小。”
家国兴亡物是人非以及个人感怀,全部在短短的诗句里表现出来。被他昵称为“秋风客”的汉武帝,在一首《秋风辞》中,表达了同样的意思:“欢乐极兮哀情多,少壮几时兮奈老何?”“朱颜辞镜花辞树”是必然,无论有过怎样的辉煌。
距离茂陵不远,是那个与汉武帝一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大将军霍去病的墓地。横扫漠北,将匈奴赶出大汉疆土的霍去病,让匈奴人忍不住哀叹:“失我焉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;亡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。”封狼居胥的豪迈少年,却突然语焉不详地“卒”了。不管今人有怎样解读,汉武帝为他修建了祁连山造型的大墓,有马踏匈奴的石雕,算是慰藉吧。
霍去病墓前的石雕,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雕。汉武帝和霍去病等搅动历史风云的男人,不是我去兴平的动因。我想看距离兴平西郊十三公里处的杨玉环墓。
在一个中午,终于来到贵妃墓前。“贵妃墓”规模不大,进门第二进就是杨玉环墓冢。冢前竖有碑石,刻着“杨贵妃之墓”五个字。整座墓冢用青砖包裹,呈半球形,圆顶。这座墓里究竟是埋葬了杨玉环还是仅仅是座衣冠冢?至今没有确认。
这位倾国倾城的大美女,享受过“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”第一人待遇,享受过“姊妹弟兄皆列土,可怜光彩生门户”荣光。她改变了传统:“遂令天下父母心,不重生男重生女。”可是,以为的天长地久,却是昙花一现。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”
“安史之乱”发生了。持续八年的动乱,不但改变了大唐的国运,也让杨玉环的生命走到了终点。她跟着唐明皇逃难,“九重城阙烟尘生,千乘万骑西南行。”动乱发生,毫无准备的唐玄宗,带一支人马匆匆往西逃跑。
离开长安仅一百多里,在兴平的马嵬驿发生了军事政变。领兵的陈玄礼率众哗变,与众将官等利用动乱杀了杨国忠全家。
李隆基得知,连连称好。杨国忠是杨玉环的远方堂哥,平时骄横跋扈过甚。贵妃不死,陈玄礼等的担心难以消除。哗变的兵士要求将杨贵妃杀掉,以安定人心。
史书记载,杨玉环被缢杀了。电影《唐明皇》也是这样表现的。高力士送进去一根白绫,是她“骊宫高处入青云,仙乐风飘处处闻。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”的代价。在众多醉生梦死的时光里,众多欢奏“霓裳羽衣曲”的日子中,她想过这样的结局吗?
看过一篇著名图书馆学家钩沉出来的文章:哗变的兵士要求杀死杨玉环,得到“天赐宝贝”的唐玄宗舍不得。关键时刻高力士站出来劝说唐玄宗:贵妃不死,人心难定,后果不堪设想。
在政治和爱情之间,帝王的选择只有政治。杨玉环临终只有一个要求,希望她的三郎,相送几步。白居易用“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”,让场景再现!
两年后,唐玄宗率众回长安。路经马嵬驿,唐明皇枉死的贵妃,想按贵妃之礼重新安葬。打开当年草葬路边的墓地,却发现墓中并无佳人遗骨,除了当时放入的香囊。“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”杨玉环未死的传闻从此流传。
传说缢杀时太仓促,导致杨玉环闭气假死。大部队走后,她悠悠活转过来,被高力士暗中着人送到日本的山口县。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就说自己是杨玉环的正宗嫡传。今天的日本,有关杨玉环的传说有很多。日本有一个观音菩萨,据说是杨玉环真容。
事发突然,宫女们在破庙缢杀杨玉环时,高力士在旁边伺候。缢杀后,贵妃被放在破庙的门板上。不久忽然苏醒,把验证的兵士们吓坏了。白绫重再次缠上她的脖子。杨玉环死了。或许这是她没死传闻的由来。
杨玉环墓地后面,是一组“太真览胜图”建筑。还有一座高高的建筑物,写着“望帝都”。杨贵妃魂魄的望乡台。回望长安路漫漫,魂魄何时能回乡?这座台子,能改变她在异乡做孤魂野鬼的境况?
几十岁的年纪差,乱伦的婚姻。当初在长生殿盟誓,她真相信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作连理枝?”男人靠得住,母猪能上树。古今一样。
当时的马嵬驿已经不见玉颜,如今恢复的贵妃墓里面,有些什么?





